代码 | 名称 | 当前价 | 涨跌幅 | 最高价 | 最低价 | 成交量(万) |
---|
一则“明年每月将获一万张芯片订单”的传言 ,就让寒武纪(688256.SH)的股价,盘中直线飙升了7%以上 。
10月22日,算力芯片明星寒武纪再受传言袭扰。当天,有网络消息称 ,明年,三大运营商每月将向该公司采购一万张芯片。消息发酵后,该股随即在午盘大幅拉升。但在当天晚间 ,该公司回应称,传言“涉及的业绩相关情况以公告为准 ” 。
寒武纪的股价,已经不是第一次受到传言影响而大涨。今年3月、8月 ,该股已经两次因不实传言刺激,而出现大幅拉升的情况。
而寒武纪的情况,并非A股个例 。仅最近一周来 ,除了该公司,还有三花智控(002050.SZ) 、万润科技(002654.SZ)、中际旭创等多只明星公司的股价,受到传言影响而大幅上涨。
第一财经调查发现 ,明明漏洞百出的传言,之所以能搅动市场,核心原因在于瞄准的对象,多为热门行业、热门领域的明星股 ,而且背后存在一套精密的“创作套路”,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段捆绑热点,结合业绩、业务 、并购等能调动市场情绪的卖点。
更重要的是 ,传言最终能引起相关公司股价波动,离不开量化、游资等资金买入 。业内人士透露,传言发酵后 ,能激活量化交易模型的舆情因子,吸引量化资金率先入场,随后游资再顺势推波助澜。
谣言短时间密集袭扰诸多公司
10月22日早间 ,寒武纪的走势本来略显沉寂。小幅低开后,整个早盘都在在1339元至1402元之间震荡徘徊 。但到了午后,该股突然大幅拉升 ,开盘后直线飙升超过7%,最高点一度上摸1468元,最终报收于1429.5元,全天涨幅为4.42%。
寒武纪突然拉升 ,与各大微信群和股票社区的一则传闻有关。该传闻称,三大运营商“明年每月向寒武纪采购一万张芯片” 。随后,该股就开始急剧拉升。
从上市公司事后回应来看 ,上述网络传言,只是一则谣言。寒武纪证券事务部门盘后澄清称,传闻“涉及的业绩相关情况以公告为准” ,且该公司中报未提及相关客户信息。23日,寒武纪低开,早盘收盘跌近4% ,全天下跌2.14% 。
突如其来的传言,扰动股价突然大涨,寒武纪并不是近期唯一的例子。最近一周时间 ,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价,都因“小作文 ”影响而剧烈波动。除了寒武纪,三花智控、万润科技(002654.SZ)等多家公司,都出现了类似情况 ,部分个股因传闻直接涨停,甚至带动整个板块起舞 。但相关公司随后澄清,否认了有关传言。
最为突出的例子 ,当属三花智控。10月15日12:00左右,“三花智控拿下特斯拉6.85亿美元Optimus线性执行器订单”的传闻在海外社交平台发酵,随后在国内股票社区被大量引用转发 ,下午开盘直接将这家千亿巨头送上涨停板,甚至带动当日机器人板块集体拉升 。然而公司在当日深夜就紧急辟谣,16日其港股暴跌超6% ,A股也回调近3%,无数追高散户惨遭“收割”。
另外两则传言,则在周末发酵。有传言引述有卖方机构研究所调研称 ,“海外大客户2026年1.6T光模块需求量从700-1000万只暴增至2000万只 ” 。10月18日 、19日,这一消息在微信公众号和股票社群中广泛流转,并持续发酵。10月21日,新易盛(300502.SZ)、中际旭创(300308.SZ)、天孚通信(300394.SZ)等光模块个股股价集体暴走 ,分别以10.99% 、9.55%、5.56%的涨幅收盘。尽管上述传闻未被证伪,但相关个股,已在22日、23日相继回落 。
另外一家受传言袭扰的公司 ,是万润科技。上周末,一则“万润科技线上反路演及获得大额订单”的消息,被大量转发 ,10月20日开盘后,该股迅速封死涨停板。到了晚间,该公司公告称 ,上述传闻为不实信息。此后三天,该股连续下跌,23日早盘更是大跌超过5% 。
除了上述引发股价剧震的“小作文” ,本周以来,还有数量众多的“小作文 ”在各大微信群 、股票社区流转。有投资人对第一财经说,近期比盘面精彩的是小作文,堪比“小作文创作大赛” ,各种“路边社”发言。“一个比一个有想象力 ” 。
传言密集在市场出现之际,已经出现了专门整理并发布各类市场传闻的微信公众号。第一财经随机点开一篇10月22日的“小作文精选”,里面的消息真假参半 ,从公司订单、行业趋势到个股未来盈利测算应有尽有,不要说非普通投资人,就是专业投资人看了一时也难辨真假。
热门赛道成重灾区
最近一段时间密集出现的股市传言 ,存在一个共同特征,即瞄准、试图影响的对象,都是热门行业的热门公司 ,传言内容则紧贴这些涉及公司所涉领域的热门概念或业务 。
以热门赛道的龙头个股,作为为传言“袭扰”对象,突出案例之一就是寒武纪。作为AI芯片领域的标杆企业 ,寒武纪早已沦为传言的重点狙击目标,短短半年内,该公司就已三次因虚假订单传闻,而引发股价剧烈震荡。
该公司业务方面的传言 ,最早出现在3月10日 。当天,一则“字节跳动豪掷10亿采购4万颗寒武纪580芯片 ”的消息引爆市场,导致该股盘中冲高超过5% ,随后字节跳动火速辟谣,该股才应声回落;8月12日,“寒武纪斩获海量载板订单 ,2026年营收将冲250亿元”的传闻,更是直接将其推上涨停板,到8月14日正式辟谣时 ,该股已累计上涨超过30%。
除了寒武纪,AI芯片另一只热门个股芯原股份(688521.SH),也在8月20日出现股价异动。当时 ,有“市场消息”称,该公司与字节跳动有芯片相关的合作 。当日午后,该股“20cm”涨停,但字节跳动即刻在盘中辟谣 ,芯原股份则炸板回落5%。
所有引发股价巨震的“小作文 ”,都精准瞄准了AI芯片 、人形机器人等当前产业周期中的核心赛道。这些领域本身具备政策支持、需求爆发等强预期属性,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天然的温床 ,也让虚假信息更容易撬动市场情绪。
“当前市场整体低迷,热门赛道持续回调,投资者情绪脆弱 ,此时释放虚假信息制造波动,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。”有投资人向第一财经分析,部分短线资金正是利用这种市场环境 ,通过“小作文”快速凝聚市场共识,人为制造股价脉冲,从而实现低买高卖的操作。
精心设计的“谣言陷阱 ”
A股“小作文”之所以能搅动市场 ,核心在于背后存在一套精密的“创作套路”。
业内人士介绍,这方面的专业写手,深谙信息传播的底层逻辑,擅长运用“虚实结合、热点捆绑 ”的手法 ,无论是截图还是文字,都精准锚定市场最火热的赛道,再悄悄植入未经证实的大额订单、重组收购等“猛料” ,将谣言包装成看似确凿的内幕消息,精准捕捉投资者“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”的心理 ,最终实现调动市场情绪的目的 。
从内容维度划分,这些谣言主要分为三大类:第一类是最常见的业绩炒作型,以“拿下百亿订单 ”“年报业绩暴增”“核心技术突破”等为核心卖点 ,直击投资者对业绩增长的敏感神经;第二类是资产重组型,通常以“地方国资入主 ”“行业巨头借壳”等为噱头,利用市场对资本运作的想象空间兴风作浪;第三类则是荒诞八卦型 ,完全脱离公司经营基本面,仅凭名人效应和猎奇话题制造热度,堪称资本市场的“闹剧之王”。
三花智控的50亿订单谣言,便是业绩炒作型的典型范本。除了捏造巨额订单金额 ,有关谣言还详细编造了“2026年一季度起逐季爬坡交付”“订单可支撑18万台Optimus生产 ”等具体细节,成功骗过大量投资者 。
三花智控作为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部件制造商,从2017年起就和特斯拉进行合作 ,成为其一级供应商。早在2023年,三花智控就已开始布局机器人机电执行器业务,尽管三花智控并未公开表示已经进入特斯拉机器人供应商 ,但在外界看来,依托长期与特斯拉的合作,这几乎就是“板上钉钉”的事。
而资产重组型谣言则更具迷惑性 ,往往以部分事实为基础,再掺杂虚假信息,制造真假难辨的“信息迷雾” 。今年5月 ,贝恩资本拟出售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的消息曝光后,瞬间涌现出大量“加工版 ”传闻。这些传言以官方披露的出售意向为幌子,添加“云赛智联(600602.SH) 、游族网络(002174.SZ)等参与竞购”“地方国资提交排他性报价”“互联网巨头溢价30%抢单 ”等虚假细节,同时将交易估值夸大至50亿美元。
受此影响 ,与算力业务关联甚微的游族网络,股价从10元一路飙升至18元,直至9月10日东阳光(600673.SH)披露以280亿元收购该业务 ,游族网络股价才应声跌停,最终回调至11元,无数跟风者高位套牢 。
最荒诞的莫过于八卦型谣言。“淳中科技公子哥与黄仁勋女儿恋爱怀孕”的流言 ,从2024年3月的“恋爱版”到2025年7月的“怀孕版 ”,不断升级发酵,还搭配“黄仁勋赠予半数家产”“淳中科技绑定英伟达供应链”等夸张表述 ,在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。
尽管淳中科技与英伟达的合作关联度极低,但在“英伟达女婿概念股 ”的标签加持下,该公司股价在今年7月至8月期间暴涨超200% ,成为A股市场的“妖股”。直至8月18日公司官宣辟谣并启动报警程序,股价才应声跌停,泡沫彻底破裂 。
AI量产谣言,“出口转内销”逃避监管
“一条谣言想要掀起风浪 ,必须经过多轮洗稿包装,把假消息打造成‘权威内幕’,同时尽可能降低被辟谣的概率。”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揭露了“小作文 ”的传播套路:先在投资圈内小范围散播 ,再通过炒股平台的个人账号、自媒体发帖造势,接着洗稿成为“正规新闻”,最终吸引主流平台关注转发 ,形成全方位的舆论轰炸。
“创作成本几乎可以忽略,AI一天就能生成上万篇稿件;传播端找有粉丝基础的账号转发,单条费用不过几万块 。”上述人士透露 ,这条产业链最大的风险是法律追责,因此“出口转内销 ”成为当前最主流的操作模式——先找国外平台或推特大V对谣言进行二次包装,再由国内自媒体引用这些“海外信源” ,利用国内投资者难以核实海外信息的短板,配合资金炒作,轻松收割散户。
三花智控有关谣言的传播,正是这一模式的完美复刻。海外推特账户@TeslaNewswire(粉丝量近5万)对该谣言的引用 ,让最初在国内传播的谣言,摇身一变成为“有国际认证的内幕消息”,可信度瞬间提升 ,也为后续股价异动埋下了伏笔 。类似的案例还有8月20日的芯原股份,“与字节跳动达成芯片合作 ”的传闻使其午后涨停,最终因字节跳动火速辟谣 ,股价炸板回落5个点,上演了一场“惊魂半日游”。
由于监管的现实难度,更是让这些“小作文”肆无忌惮。这类信息通常采用病毒式传播 ,等监管部门介入调查时,传播痕迹早已被清理,完整的证据链难以形成 ,这也成为今年以来A股“小作文 ”泛滥成灾的核心原因 。
资金配合:量化、游资推波助澜
明明是漏洞百出的谣言,为何能屡次撬动千亿市值的个股?在这背后,离不开资金的推波助澜甚至配合。
以三花智控的50亿订单谣言为例,有券商分析师在该公司辟谣前就明确指出 ,“十几万台Optimus的订单量完全不符合行业逻辑,纯属无稽之谈”。但当日龙虎榜显示,顶级游资“章盟主”(章建平)仍豪掷近7亿元买入该股 ,成为推动股价涨停的重要力量 。
而这些体量巨大的资金,是否真的相信谣言?
“对‘小作文’来说,逻辑是否通顺不重要 ,传播速度和市场冲击力才是关键。 ”业内人士称,谣言刻意捏造的具体金额 、供货数量等数据,能精准触发市场的舆情监控系统 ,进而激活量化交易模型,吸引量化资金率先入场。随后游资再顺势推波助澜,股价的快速拉升会迅速点燃散户的情绪化跟风热情 ,形成“量化点火—游资拉升—散户接盘”的完整收割链条。
第一财经从量化基金人士处证实,目前多数量化机构都会将市场消息纳入交易策略的考量因子 。“如果主观诱单成为普遍现象,模型会逐渐学习识别,但在这之前 ,没有额外信息辅助的情况下,我们也无法有效区分消息真假。”该人士表示,当前主流量化策略仍以量价因子为主 ,市场消息的影响相对有限。
在客观上,量化交易在“小作文”影响股价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。业内人士说,从三花智控到寒武纪 ,从业绩谣言到八卦闹剧,A股“小作文 ”的泛滥,不仅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 ,更让无数普通投资者沦为资本博弈的牺牲品。要遏制这一乱象,不仅需要监管部门加大溯源追责力度,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,更需要上市公司及时发声澄清,投资者保持理性判断,通过多方合力,撕开谣言的伪装 ,还资本市场一片清明。
配资专业炒股配资门户:股票配资的正规平台-刘强东阔气出手!两个月投了4家具身智能公司 京东AI战略布局全面提速
正规在线配资知识门户:配资论坛开户-多家量化私募澄清“高频交易频率限速每秒30次”传言:不实
配资世界门户官网:配资专业炒股配资门户-购买图书训练AI不构成侵权!美国AI明星公司赢下重大法律胜利 仍需为下载盗版书支付沉重代价
炒股配资门户:股票配资论坛网站-重塑投资 公募AI量化大变革已至
配资门户平台配资:炒股怎么加杠杆-“AI+金融”场景密集落地 监管如何既设“边界”又装“导航”?
正规配资炒股:广州配资公司-美国明星科创公司Anthropic警告:AI恐很快导致大规模失业!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